新闻中心

THIS NAME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四届(2025)中国水色理论及遥感暑期班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8-04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7月6日-18日,第四届(2025)中国水色理论及遥感暑期班在“中国遥感起源地”——云南腾冲成功举办。本届暑期班由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崂山实验室、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安华海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鹭江创新实验室及中国海洋咨询协会海洋卫星工程分会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暑期班通过系统课程夯实理论基础,激发应用潜能;通过实操训练提升参会学员现场实验与观测能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青年学者深度互动交流,为我国水色遥感培养、储备新生力量。

暑期班授课教师团队阵容强大,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在内的26位国内外水色遥感及相关领域的杰出专家进行授课。暑期班吸引了来自国内46家单位一百余人报名,经组委会多方考虑,最终录取了40名学员。本届暑期班授课内容采用全网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交流,累计活动总观看近9万次。

开幕式由潘德炉院士致辞,并作“发展海洋遥感AI的三点思考”。潘院士指出了融合“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的必要性与方向,鼓励青年用“知识激活大数据、大数据驱动大模型、大模型拓展新知识”,尤其强调获取高质量海洋大数据的本领至关重要。

潘德炉致辞并作报告

在接下来的11天里,李忠平教授全程主持暑期班教学,来自国内外的25位专家学者倾囊相授,授课内容涵盖了以下内容:海洋光学基础与辐射传输模拟(唐军武、杜克平)、浮游植物与光合作用(柳欣)、表观—固有光学参数的关系及反演方法(李忠平)、大气校正算法及适用场景(何贤强)、水色遥感产品在碳通量估算、溢油监测、水质监测与渔场评估等多方面的应用与服务(白雁、孙德勇、陆应诚、马荣华、冯炼、崔廷伟、邢前国、刘阳)、光学参数的现场测量方法与仪器系统介绍(宋庆君、黄健龙)、多平台海洋激光雷达系统及其遥感应用(刘东、陈鹏)、偏振遥感(马辉)、BGC-Argo浮标系统与数据获取分析(邢小罡)、海洋动力-生态-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拟和地球系统模拟(修鹏、舒启)、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数据系统和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海洋遥感监测(叶小敏、张国梁)。此外,课程还涵盖了人工智能海洋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董昌明)、基金写作和论文写作要点及常见问题(侯一筠、李忠平)等专题内容。

暑期班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除课堂授课与讨论之外,宋庆君研究员、黄健龙工程师和李忠平教授到人工湖现场指导学员使用光谱仪测量光学参数,帮助大家在掌握理论的同时,练就扎实的实操能力。

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老师同学们一起拜祭国殇墓园,缅怀抗战英烈。并邀请腾冲文化馆原馆长段应宗副研究馆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腾冲历史文化讲座。他生动讲述了腾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腾冲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件,展现了当地人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师生缅怀抗战英烈

        7月18日,暑期班举行闭幕式,现场老师为每位学员颁发了印有全体授课老师印章的结业证书。回顾两周的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授课教师既系统传授了水色遥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大家收获颇丰。更令人难忘的是暑期班营造的交流氛围,学员们在思想碰撞交流的同时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后续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热烈的掌声中,第四届(2025)中国水色理论及遥感暑期班圆满落幕。

下一条:海洋学子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佳绩

关闭